社会公益
-
正泰新能源用光能点亮校园,甘肃碌曲县阿拉中心小学项目并网发电近期,在各方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正泰新能源在“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进甘南暨民企甘南行”活动中捐赠的碌曲县阿拉中心小学50.49KW光伏发电项目,现已顺利并网发电。在该项目中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捐赠全套光伏设备物资,并负责项目施工建设。
阿拉中心小学地处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阿拉乡大山深处,海拔3000多米,地处偏僻,距离碌曲县城60多公里,进山道路仅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小道。现场施工期间正值寒冬,山区的严寒以及被积雪覆盖的道路给施工物资运输及辅材采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项目管理团队发扬正泰精神,迎难而上,提前策划物资运输路线及施工方案,合理组织施工队进场,精细化施工,克服了天气及地理环境影响,最终在一周内就完成了项目的现场施工。
目前,阿拉中心小学光伏电站项目已顺利并网发电,预计年均发电7.4万度,年均节省电费约3万元。该光伏发电项目将为阿拉中心小学创造充足的清洁电力,改善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回首去年的冬天,学校师生仍是依靠煤碳进行取暖,今年的冬天就能通过太阳能进行取暖。同时该项目能够让阿拉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接触光伏、认识光伏,体验新能源改变生活,拓宽认知渠道。
“十三五”期间,处于全国脱贫攻坚关键期,正泰新能源响应甘肃省委省政府号召,践行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为甘南州碌曲县阿拉中心小学捐建50.49KW屋顶扶贫电站外,还为通渭县平襄镇孟河村捐建价值100余万元的149.5KW村级扶贫电站及物资,并积极参与清水县二标段13.689MW光伏扶贫电站施工建设。伴随“十四五”规划脚步,正泰新能源将在碳中和的目标下,继续发挥新能源电力企业优势,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正泰智能运维丨守护“铁杆庄稼”,保障贫困群众“阳光收益”光伏扶贫项目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无、弱劳动力贫困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的有效载体。多年来正泰新能源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新模式,已在浙江、江苏、江西、河北、河南、山东、甘肃、陕西、西安、黑龙江、广东等地建成光伏扶贫电站几十项,用实际行动彰显民企风范,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脱贫攻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对于光伏扶贫而言,电站数量是脱贫的基础,质量才是脱贫的保证,光伏扶贫电站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贫困户收益的多少,而要保证其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运维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近日,河南省兰考县地方电视台以“正泰新能源:运维光伏电站 保障贫困群众‘阳光收益’”为题,报道了正泰运维兰考县35.3584MW光伏扶贫项目,该项目运维负责人杨毅接受采访并向记者介绍项目运行情况。
项目概况
正泰新能源自2018年12月开始负责河南兰考县光伏扶贫项目运维工作,该项目是兰考县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民生工程,总装机容量35.3584兆瓦,共计6044户用电站、114个村级电站,年均发电量约3536万度,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7720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135吨。为保证扶贫项目收益,正泰新能源执行保发电量模式,根据项目地的光照资源、电站设备效益、业主要求等因素,综合考量设定了“基准发电小时数”,若实际结算发电量低于考核基准电量,差额部分收益将由正泰补足。
科学制度保障,高效智能运维
正泰新能源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的作业指导方法、定期的人员培训制度等,不断提高运维人员的集中智能化运维管理能力。同时,依托现代化智能运维分析平台,借助全方位的智能运维手段,对光伏电站进行智慧化数字运维,以达到对电站高效、精准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电站整体效益最大化。正泰专业化的电站运维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智能清洗机器人、红外无人机热成像仪、便携式EL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正泰Epower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清洗周期分析系统、辐照精准评估体系等系统,实现电站的高效智能化运维;同时对电站的物资管理、两票管理等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光伏电站运维工作的规范化,使得电站的运行状态可知、运维过程可控、运行收益可测。
此外,正泰新能源在全国各省份均设有备品备件库,并建立科学的管理系统,运维人员可凭此快速处理电站故障,缩短采购流程,及时更换损坏设备,大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真正实现光伏电站缺陷处理的及时性、高效性,从而极大降低了因设备故障引起的发电量损失的风险,有效保障电站发电效益,确保光伏电站发电稳定,让贫困群众获得长期稳定的“阳光收益”。
光伏扶贫项目具有“见效快、收益稳、帮扶准”的优势,是一种"造血式"扶贫,能够一举两得既实现农民增收又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推进精准扶贫、促进持续稳定增收的“阳光”产业。积极响应党与地方政府的号召,助力扶贫攻坚,正泰一直在前行。
在兰考县光伏扶贫项目运维中,正泰保证优先聘用当地村内电气专业人员或电工作为光伏电站运维人员,负责电站日常运维工作;其他涉及光伏组件清洗、除草、清障等需外委的工作,正泰亦优先委托当地农户完成,全力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的收入,并有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期增收,充分发挥光伏扶贫效益。
电站在进行光伏发电的同时,充分利用板下土地,积极拓展光伏+模式,允许农户在电站下空闲土地种植农作物、放养牲畜,通过农光互补、农牧互补等形式,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最大限度提高光伏扶贫电站综合收益,确保贫困户获得更多的资产收益、劳务收益、产业收益。
专业电力运维,恪守职业操守
自正泰运维兰考县光伏扶贫电站以来,得到县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与悉心关怀。正泰运维团队四季常驻,顶烈日、冒严寒,守护这片“铁杆庄稼”,发电量大幅提升,2018-2020年,兰考县光伏扶贫项目年发电量从2119.98万kWh增长至3599.81万kWh,同比增长169.8%。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正泰运维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保障电站安全稳定生产,维护电站扶贫效益,得到了兰考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致函嘉奖,大力肯定了正泰运维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该项目运行稳定,效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凝神扶贫事业,助力乡村发展。正泰新能源将积极发挥技术和专业优势,对光伏扶贫电站运维情况精准“把脉”,持续为光伏扶贫事业保驾护航,主动履行民企社会责任,保障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切实助力脱贫攻坚,与地方政府一道为建设富裕、绿色、美丽的兰考而共同奋斗,为打赢脱贫攻坚发挥积极作用,为群众“阳光存折”加码添利。 -
正泰新能源助力捐建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光伏扶贫电站2020年年初,在各方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平襄镇孟河村149.5kW捐建光伏扶贫电站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由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浙江能源监管办协调,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参与,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捐赠全套光伏设备物资,并负责项目施工建设。
该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孟河村,总装机容量为149.5kWp,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总投资约10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于企业捐赠,其中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支架均由企业直接捐赠,通过集中联建、农光互补的模式,采取“村委会+农户”的运作机制。
项目并网后,资产全部归孟河村村集体所有,采用“全额上网”的方式,每年可实现发电约22.425万度,实现收益约7万元。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可带动305户13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544人)增收。该项目将增强孟河村集体造血能力,为集体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助力,直接对孟河村进行精准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得到国家能源局、浙江能源监管办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2019年末,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周志明一行曾赴施工现场查看该光伏电站的建设情况。2020年初,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一行赴通渭县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专程到通渭县孟河村,详细了解该定点帮扶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运营情况,并对该项目的精准扶贫社会效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正泰新能源充分发挥新能源电力企业优势,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将定点扶贫与光伏扶贫有机结合,把扶贫帮困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行动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彰显民企风范。

支持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的承诺
本公司庄严承诺,将支持联合国全球契约在人权、劳工、环境及反腐败领域推崇的十项原则,全面贯彻到公司的战略、运营及文化中,并将联合国全球契约及其各项原则纳入最高管理层的决策过程,积极参与与伙伴关系,推荐更广泛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们在市场、环境、工作场所,以及所在社区,为实施环球契约原则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接受、支持并在公司影响范围内执行一组涉及如下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即:人权、劳工标准、环境与反腐败。

- 原则1:企业应该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
- 原则2:绝不参与任何漠视与践踏人权的行为。

- 原则3:企业应该维护结社自由,并承认劳资集体谈判的权利。
- 原则4:彻底消除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
- 原则5:有效废除童工制。
- 原则6:杜绝任何在用工与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

- 原则7:企业应对环境挑战未雨绸缪。
- 原则8: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
- 原则9:鼓励无害环境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 原则10:企业应反对各种形式的贪污,包括勒索和行贿受贿。
我们在实施全球契约原则方面持续关注和投入,随着努力的步伐继续前进。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将是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我们将采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我们的合作伙伴,以确保他们也能遵守全球契约原则,我们始终坚信,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正泰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社会以及市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结。获取经济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并非是彼此对立,而是相互依靠,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