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返回列表
渔光互补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利用优势
03-05 2015

        渔光互补是一种在土地综合利用上一马当先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突破光伏发电瓶颈的有力途径。我国东部地区人工密度和土地占有量不成正比,而渔光互补这种光伏发电模式正好解决了土地资源与人口密度不匹配的问题,它集大型养殖和土地的综合利用以及新能源的开发为一体,充分发挥了发电快速、养殖增值以及集休闲、垂钓、旅游、餐饮等产业化一条龙的优势。下文将从水产养殖行业入手来分析渔光互补在水产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有哪些。

        首先,渔光互补可以完善水产养殖模式。渔光互补通过光伏电池的遮挡,可以减少阳光直达水面的光照量,可为不吸光照的鱼类遮光挡阳,例如在暗光模式里生长的河蟹等渔产类生物。渔光互补可以通安装光伏组件,以及增氧机和头饵机的安排和分布来改善鱼类的食用和生存环境,改善以前技术无法达到的水产养殖模式。

        其次,渔光互补可以降低水产养殖的成本。在水产养殖业的成本花费中,养殖机械用电是养殖成本中消耗最大的一部分,因此,选择经济实惠的渔光互补可以为水产养殖省去很大一部分的成本开支,渔光互补可以通过改善水质的容氧水平来影响水产养殖的用电消耗,进而影响水产养殖收益。牌子好的渔光互补可以实现大水面的水产规模化养殖,借助智能化系统降低水产养殖成本,提升水产养殖管理水平。

        渔光互补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渔光互补是将水产养殖和太阳光伏发电相结合的一种典型,渔光互补完成了生态工业和工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也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资源,是一种经济环保型的水产养殖和光伏发电模式,它对调节养殖环境,优化地区的能源结构都有十分积极的效果。